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对标法治政府建设任务,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法治建设,着力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建设,自觉把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委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点内容,审核通过《苍梧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局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讲法,截至目前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学习法治培训(学法专题会)3次,在线学法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次。
(二)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规范行政执法。一是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程序合法。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知识,我局采取定期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等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培训。引导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应急管理系统组织的知识讲座、依法行政等培训。二是深化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增强证据意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及时通过苍梧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强化社会对违法、执法行为的监督。
(三)强化法治意识,全面提高执法水平。根据年初制定的执法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工作,今年以来,我局行政检查237次;立案处罚16起,其中事故处罚10起,日常监管处罚13起(分别为非煤矿山企业1起,危化企业8起,工贸企业4起);行政处罚罚款177.22万元,其中事故处罚162.02万元,日常监管处罚15.2万元。此外,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活动,通过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进乡村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3千余份,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宣传不够深入。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民法典、宪法宣传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执法人员在编在岗人员少,安全生产监督力量薄弱。
三、党政主要责任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局党委书记、局长始终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全年单位重要工作之一,列入全年重点工作计划。形成了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分线负责的良好氛围,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度重视通过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时刻学法、尊法、守法和用法,不断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三)全面部署,系统执法。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条线负责的原则,年初制定全年执法计划,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企业开展执法活动。在跨部门联合执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重难点执法问题上,均由主要领导牵头执法、存量销号、保证质量。抓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推进“2个专题”“9个专项”,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集中开展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等,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成效。
(四)构建应急管理体系,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进一步理清各部门在应急管理、救灾减灾方面的职责分工,确保重点领域“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无缝对接,逐步完成《苍梧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等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为了加大演练力度 ,今年4月25日、4月29日、5月7日、5月8日、5月9日、5月10日在木双镇西中水库进行防汛抢险救援应急演练,平均每次14人参加演练活动,7月10日在苍梧高级中学举行“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畅通生命通道——苍梧县2024年综合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参加人数大约300人。此外,进一步推动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进乡村,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避险减灾技能。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重要性认识。特别是要提高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带头作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落实,拓宽工作渠道,促进应急系统普法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工作。加强法治监督检查和指导,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推动执法工作更上新台阶,为安全生产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重点宣传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对应急事业发展的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努力营造我县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